偶然“发现”折扣店的魅力
以经营日用品和服装为主的永辉超市折扣店(交通路店)今天开业。永辉———这个不经意间成为榕城本土超市业旗帜的商家意欲何为?永辉有关负责人说,该店的进展对永辉是否向折扣店业挺进具有决定意义。如果这种模式有生命力的话,那么两三个月后永辉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折扣店。
许多人也许不知道,早在今年7月初,永辉就在福飞路开了一家折扣店(国棉店)。据说,此店的开张具有很大的偶然性。永辉超市业务部经理林秋告诉笔者,它原来只是一个仓库,因为空闲,所以临时把它改成折扣店。没想到,这家折扣店在短时间内“表现出众”。这使他们认识到,折扣店在榕城可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。于是,仅用一个月的时间,就筹备了交通路店,作为永辉进入折扣店业的进一步试点。
折扣店的东西凭什么便宜?
折扣店是一种界于标准型超市和大卖场之间、起补充作用的商业业态。它们规模不大,经营品种较少,以消费者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主。它们降低产品价格的途径通常是定牌加工或直接从厂家进货。
不过,永辉超市折扣店降低产品价格的途径除了从厂家直接进货外,还通过聚集各个超市的厂家让利品、特价品等廉价商品来达到这个目的。林秋说,总体而言,折扣店的商品会比永辉其他超市的便宜10%至20%。如矿泉水,超市里一般价格是1元一瓶,但折扣店里可卖0.8元,甚至是0.7元;如真真牌12粒装巾生纸只卖8元,而原价要12元左右;再如伊利纯牛奶,市场一般价格是55元一箱,永辉超市折扣店却只要45元。当然,大型超市和折扣店有很大的区别,还是以矿泉水为例,在超市矿泉水的品种有十几二十种,而在折扣店可能只有两三种。其他服装等商品也不例外。所以这种业态不会与其他大型超市相冲突。
不言而喻,永辉本已有十几家靠物美价廉来打市场的超市,现在它要进入新业态,自然会考虑这种业态是否会冲击自己的市场。
永辉斗得过“打折店”吗?
事实上,“打折”这一名词对榕城市民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众所周知,从东街口到中亭街,服装不打折的店目前恐怕已经不多了,有些店的服装甚至打到两折三折。在这种背景下,这些服装店“更新换代”的频率也就相当高。小店不说,那些经营面积稍大的服装店也多陷入了困境。笔者注意到,最近一个月,除中城赛特购物广场外,东街口的闽台行百货新馆、京都商场等都分别“转型”和“整改”,榕城服装业之混乱也就可见一斑。人们不禁要问:面对这些“打折店”,永辉再打出“折扣店”的旗号还会有“魅力”吗?
“同等质量的服装,永辉折扣店的售价可以做到比他们的进货价更低。”林秋分析说,这是因为:一是永辉服装都从广东等地直接进货,而小服装店的则大多是来自本市批发市场,永辉折扣店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;二是业内人士所共知的,这些小店销售服装的利润甚高(笔者从侧面得到的数字是300%),即使是再怎么打折,其售价都会比较高,而永辉折扣店服装的利润只保持在20%到30%之间;另外,他还强调,永辉折扣店商品的售后服务都同其他大型超市的一样。
尽管永辉宣称,作为第一步棋的国棉店走得很成功,但这还不能最终决定作为关键性一步的交通路店的“命运”。不过,我们希望永辉超市能带动起折扣店这一业态在福州的发展,因为最终受益的自然是有了更多选择权的消费者。-谢充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