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.74亿元,将重点变革供应链
发布时间:2023-09-07 | 信息来源:第三只眼看零售
8月30日,永辉超市发布2023年上半年度业绩报告。数据显示,永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.74亿元,同比增加4.86亿元,实现扭亏为盈。扭亏是永辉内部调改的结果,而非依靠增长势能。这体现在永辉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20.27亿元,同比下降13.76%;但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1.64%,达21.99%。永辉官方表示,营收下降主要由于永辉调改关闭了部分老旧门店。零售业界亦有反馈,不少企业二季度业绩承压。永辉将线下基本盘作为调改重点,主要包括积极推动门店调优、关闭部分长期亏损门店等动作。截至8月初,永辉300家待调优门店改造已完成近70%。部分调优门店二季度客流环比增长近10%。线上业务是永辉现阶段增收大项,上半年营收79.2亿元,同比增长4.4%,占全渠道总营收入比重为18.7%。永辉超市CEO李松峰对此表示,以“店仓一体”切入线上化升级,是永辉业绩扭亏为盈的希望。在实体商超营收增长整体受限的背景下,像永辉这样聚焦内部增长,保住利润收益成为一种务实选择。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透露,永辉2023年规划即专注于五个方面,分别是持续推进稳定、柔性、透明的阳光供应链建设;推动门店调优;抓基层员工的能力建设;关注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;中基层年轻干部培养。其中阳光供应链建设作为第一项重点规划,显示出永辉在变革零供关系,提升供应链能力方面的投入力度。而且,永辉在组织架构、采购策略、平台建设、供应商联动等方面也形成了一套体系化方案。《第三只眼看零售》了解到,永辉计划在原有的具有选品、商品链路把控能力和品牌操作意识的生鲜买手团队之外,再增加超千名产地生鲜买手,强化“本地菜卖本地人” 的属地化采购模式,配合长半径采购模式,更高效地覆盖全中国的生鲜源头产地。同时,永辉将在重点省区周边物流园建立生鲜加工中心,在原有生鲜经营能力基础上,进一步增加标品化、品牌化生鲜产品,强化商品生产、研发及服务能力建设。作为张轩松提出的首个重点规划,持续推进稳定、柔性、透明的阳光供应链建设是永辉现阶段重点工作。永辉定义的“阳光供应链”,需要满足六个条件,分别是用户中心原则、阳光透明原则、质量控制原则、效率优先原则、价值共生原则以及社会责任原则。这显示出永辉认识到了传统零供关系变革的必要性,并做出体系化调改。其中“用户中心原则”可以看作永辉优化供应链基础准则,简单来说就是让商品正常价格回归价值经营,从而让消费者日常能够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,同时满足顾客对趋势性新品的需求。值得一提的是,永辉是当前国内首家提出打破传统价格体系的大型超市。为了达成上述目标,永辉首先要做到进一步提升商品力。这一方面需要永辉提升选品采购能力,涉及组织架构调整、采购机制调整、采购团队支撑等多个方面。举例来说,永辉已将部分区域采购权收回总部,搭建采购中台,从而做到掌握一线动态,进行全盘操控。同时,永辉也将一部分权力下放至各个省区,如要求各省区分公司要自己增加买手人员,直采自采参与市场竞争,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。另一方面,这也需要永辉持续扩充供应商池子,降低合作门槛,使双方协同发力。例如永辉建立了开放的新供应商寻源合作平台,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,透过供零系统共享经营分析数据,让供应商及时掌握商品进销存变化,降低生产管理、销售管理的复杂度。同时,永辉还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机制,对供应商进行分级分层管理,对经营数据变化进行预警,让供应商能够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改善。2023年上半年,永辉运用数字化工具加强对营运工作赋能,通过在所有门店上线门店数字化项目,实现对商品陈列、补货等系统化任务作业,使得员工日常工作更简单、高效。通过数字化手段,永辉全面推广智能订单应用。目前,永辉90%的商品订单可以完全由数字化系统完成,且上半年商品缺货率下降了30%,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改善。永辉方面表示,未来永辉将持续推进商品供应链数字化工作,利用科技与数据赋能,制定品类管理规则,明确品类发展目标与定位,对品类进行优胜劣汰,不断完善阳光供应链建设。此外,永辉看到了建立良性“零供关系”的必要性,计划推动永辉与供应商的价值共生。举例来说,永辉可以通过数字化销售看板、库存看板等数字化手段,帮助供应商进行经营诊断,解决供应商获客痛点,并反向驱动其更好地开发趋势性商品。永辉正着手建设的供应商任务中心,未来也将作为供应商反馈意见平台,推动永辉与供应商实现更好地合作。以永辉2017年开始合作的山西依能饮品有限公司为例。在与永辉合作前,依能产品销售渠道较为单一,在永辉全国渠道端支撑下,永辉与依能在DTC评测、动销监测、洞察分析、信息联动等多维度实现共建,让其产品迅速铺设到全国范围。2022年,依能在永辉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107%。
首批300家待调优门店完成70%
推动“仓店一体”建设
“2023年,永辉超市将分批次对门店进行调优,让门店更有体验感,卖场更有氛围、更有烟火味,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感,进一步增加消费者黏性。”张轩松表示。据了解,永辉首批规划了近300家待调优门店。调优计划分为三个阶段,分别是商圈店调优、社区周边店调优及远郊县门店调优。其中商品、场景、服务是永辉切入的三个维度,目的是增强人、货、场匹配度,推进门店精细化运营。以商品为例,永辉是在商品结构调整、商品陈列、降低库存量等方面综合调整。例如永辉超市在首批调优门店中重点引入了具有独特性、丰富性、高性价比的差异化商品,提高了网红、趋势商品、地域特色商品占比。以成都青羊广场店为例,新品引入占比为5%。根据商品销售属性不同,永辉规划了更为便捷的商品专区,包括本地特色商品区、新品孵化区、让利折扣区等,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及需求。针对部分重点商品及新引入商品,永辉超市在货架文案上增加对商品功能、产地等更多信息的趣味化介绍,以此吸引消费者关注,提升购买率。同时,为了进一步匹配门店属性及消费人群变化,永辉也在不同省区的门店增设了多种特色服务。例如永辉超市上海通河门店引入了儿童桌球、投篮机、可供儿童使用的购物小黄车;在运动饮料销售区则增加了供成人使用的健身器材。在部分选址位于购物中心的门店中,永辉超市也以定期举办的创意市集以代替传统的商超合作门店,满足更多年轻消费群体需求。受益于YHDOS等数字化系统支持,永辉调优门店进一步降低库存量,减少资金占用;同时提高差异化新品的汰换效率,减少商品同质化。数据显示,从2022年年初至2023年一季度末,永辉存货总金额降幅达34.95%,确保了经营现金流的有效运转与稳健增长。截止8月初,300家待调优门店改造已完成近70%。部分调优门店二季度客流环比增长近10%。此外,以现有门店网络为基础,推动“店仓一体”建设,也是永辉提升门店经营效率的重要布局。相比较其他到家平台来说,永辉认为其线上业务壁垒在于活鲜、生鲜等品类经营能力。由于采用“店仓合一”模式运营,永辉相当于在用门店生鲜经营能力服务线上。因而在品类选择、商品保鲜、防损运输、履约售后等方面,具有较为完备的经验依托。而且,永辉先后投资建设了物流配送中心和具有恒温、冷藏功能的冷链配送系统,能够有效控制运输损耗。这些“仓”将不仅作为成本项出现,还是能够创造营收的“店”。对永辉来说,即有助于解决线上流量来源问题和全渠道运营成本问题。财报数据显示,永辉上半年线上业务营收79.2亿元,同比增长4.4%,永辉生活APP注册会员数超过一亿人,可见其线上运营效果。